舒建新中國畫作品展:丹青云南 神韻楚雄
“丹青云南·神韻楚雄”——舒建新中國畫作品展是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云南省有關部門和楚雄彝族自治州有關部門舉辦的。畫展已于7月18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此次畫展將集中展示舒建新在楚雄掛職期間創(chuàng)作的反映彝州山水、彝族風情和云南其它部分地區(qū)的山水風光、民族風情作品共70余幅。 舒建新,山東省青州市人,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1957年生,1982年畢業(yè)于無錫輕工業(yè)學院造型美術系。1984年調入揚州國畫院,1994年調入中國畫研究院,1995年任院長助理。2005年任院美術館館長。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展、聯(lián)展。作品被國家級美術機構收藏,出版有多本個人畫集。2007年7月,舒建新到楚雄州掛職任副州長,協(xié)助分管文化、教育、旅游等社會事業(yè)工作。舒建新在掛職期間,善于學習、勤于調研、適應能力強,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角色的轉變,切實做到掛職工作和藝術創(chuàng)作兩不誤、兩促進。 舒建新掛職期間牽頭組織承辦了云南省旅游產業(yè)發(fā)展大會,組織了《太陽女》進京參加北京奧運重大文藝演出等重大活動,促成了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專題在姚安縣召開了彝族梅葛文化傳承保護現(xiàn)場辦公會,決定在兩年內整合2000多萬元資金建設“馬游坪彝族梅葛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與此同時,舒建新爭取資金,建設了梅葛希望小學、梅葛文化傳習所、彝族刺繡研發(fā)中心。通過“馬游坪彝族梅葛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的建設,以點帶面,帶動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fā)展。 3年來,舒建新還以一名藝術工作者的身份深入云南各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chuàng)作出了近百幅反映云南和楚雄彝族自治州秀美自然風光和多彩人文風情的佳作,在昆明舉辦了“自然與人”——舒建新赴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掛職畫展首展,在江蘇省江陰市舉辦了“丹青云南”——舒建新畫彝族風情作品展,出版了《丹青云南——舒建新畫彝州風情作品集》和《丹青云南 神韻楚雄——舒建新畫集》,還應邀為云南政府部門創(chuàng)作了巨幅山水畫《錦秀山河》和《三江神韻》,受到了專家學者和同行的高度評價。 作為一名畫家,舒建新熱愛繪畫藝術,在長期對繪畫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和探索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他的作品從寫生到寫神,再到對時代精神的張揚,把一個畫家的歷史責任與時代的審美要求自覺地融合在一起,把藝術道德和自我精神的再現(xiàn)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他的繪畫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而且還沉淀著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文化精髓。在對社會和自然的深層體驗中,他的繪畫在審美境界上實現(xiàn)了藝術與社會的和諧。 特別是他在楚雄創(chuàng)作的作品,傾注了他對山水和彝族兄弟姐妹的深厚感情,形成了融人物、山水為一體,構成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風格與面貌,翻開了他藝術風格新的一頁。正是在工作中,在與彝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中,使得他對這一方水土產生了濃厚的感情,使得他不是作為這方水土的外來觀光者,而是和彝族等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一員。在舒建新寫生的地方,當?shù)卮迕,特別是彝族孩子,都與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積蓄于胸中,醞釀于筆端,一觸即發(fā)、一呼即應,落到紙上,便成了生動鮮活的山水風情人物畫:《大山深處》、《趕集歸來圖》、《山路》、《戴月歸》、《對歌》、《相約》、《插花圖》、《畢摩詠經圖》、《彝山情歌圖》等作品,描繪了彝族群眾辛勤勞動和樂觀、堅強的生活風貌。 |
[錯誤報告]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